历史传承
◆老牌酒厂酿造
酒厂历史起源于1938年,惠安县城东门兜有一家酿造番薯酒的作坊——王氏烧坊,由当地酿酒世家传人王瑞堂创办。王氏烧坊即为龙珠酿酒厂前身,是福建较早规模化酿酒的酒厂之一。于1951年改制为地方国营酒厂,1954年采用蒸汽加热蒸馏,1956年采用大缸发酵,蒸馏塔连续蒸馏工艺突破千吨大关,1974年酒厂应用UV—11新菌种代替酒曲,发酵提高出酒率,1977年扩大改造产能达到3500吨,197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大庆式企业”称号,1980年年产跃升,上交税利63万,成为税利大户,1989年全厂439人,中专技术人员46人,税利887万成为财政收入支柱之一。2020年12月宝岛阿里山酒业公司全资并购。
◆传承80年前高粱酿酒工艺
传承于1938年的王氏烧坊工艺,其创始人——酿酒大师王瑞堂,祖上四代酿酒,他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,好学善鉴,勤劳经营,是当时闽南地区最大的瓜干酒生产商,自此“龙珠”番薯酒、米酒、白酒名扬海内外。高峰期王氏酒坊“雇工百余人”,产品供不应求,其产品行销于海内外。百年酿酒工艺无断代传承至今,精湛考究的闽派古法纯粮酿酒工艺与各地名酒酿造技艺的融合,缔造出闽台地区独具风味的高粱酒。
◆原地方国营酒厂
酒厂创办于1938年,1951年改制为地方国营酒厂,在改革开放初期,1977年酒厂生产白酒能力达到3500吨/年,1989年全厂全年创利税834.77万元,成为全县骨干企业和财政收入支柱之一;其产品在闽台、东南亚、江浙沪地区均有一定的销量和知名度,酒厂先后获得“福建省白酒行业产品”、“福建消费者委员会推荐产品”、“福建省重合同、守信用单位”、“福建省食品行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”等殊荣。成为闽南地区规模化的第一酒厂,实力雄厚、影响深远。
◆百年酿酒工艺传承
王瑞堂祖上四代酿酒,传至他手上,酿造技艺已经较为成熟。王瑞堂曾多次前往各地学习传统名酒酿造技艺,结合家传酿酒手艺进行提升,并根据闽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味进行调整。王瑞堂博学广鉴、艰苦创业,终成一代宗师。更为重要的是,王瑞堂打破了家族酿酒手艺传男不传女、传亲不传外的规定,将酿酒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自己的学徒、工人。百年前的中国,饱经战乱,百姓流离,王瑞堂艰难支撑着酒坊,还经常接济流民。时光流转,熬过了时代的狂风骤雨,熬过了历史的汹涌波涛,八十五年过去了,从王氏酒坊到国营酒厂再到如今,王瑞堂留下的酿酒事业、精湛手艺一直传承至今,闽派白酒一直薪火不绝。